正规的股票杠杆公司-股票网上开户-股票交易市场

股票里怎么用杠杆 宋为何能享国三百年?既无宗室叛乱、亦无外戚掌权、更无宦官乱政

发布日期:2025-02-11 03:34    点击次数:200

股票里怎么用杠杆 宋为何能享国三百年?既无宗室叛乱、亦无外戚掌权、更无宦官乱政

两宋算是历史上少有的能够享过三百年的王朝了股票里怎么用杠杆,尽管被分割了北宋和南宋,但本质上都是宋朝,和两汉有着本质的区别。

先谈谈为何我认为北宋和南宋是一个整体,而非两个朝代。

宋高宗是靖康之变的漏网之鱼,宋徽宗父子被一锅端了之后,他在磁州知州宗泽、河间府知府黄潜善等人的拥戴下继位,而宋高宗时期执政的李纲、黄潜善、汪伯彦、吕颐浩等人,都是宋钦宗时期的老臣,换句话说,宋高宗的班底都是继承北宋的,人事安排也基本用是北宋遗留,没有变化。

刚立国的北宋

刚立国的北宋

虽然制度上搞了左右相制度,但左右相制度雏形源于北宋,只是南宋这边正式搞了而已,除此之外,朝廷内外的大体制度没有变化,可以说南宋在顶层设计、经济基础上都是承接北宋的,而宋高宗也是宋徽宗的皇子,即便金国不想承认南宋,一直想要灭了他,但绍兴和议后,还是承认了宋高宗的统治,日后更成为兄弟之国。

可见南宋的确是继承了北宋大部分政治遗产,也没有改弦易辙,属于法统的继承者。

至于西汉和东汉,王莽篡权的时候,西汉事实上已经覆灭了,刘秀是重新打了一遍天下而已,且东汉和西汉在制度和经济上有着本质的区别,尽管都是刘家做天下,但本质上是两个独立的王朝。

靖康之变

解释完南北宋的法统问题,我们在讨论两宋为何能绵延三百年的问题。

纵观整个封建史,朝廷上能影响王朝国祚的无非三个,宗室、外戚、宦官,这三股力量用的好不好,直接影响了王朝的权力更迭。

西汉自开始,就是是外戚掌权,到了东汉直接就是外戚掌权了,西晋不用说了,直接毁于宗室之乱,大唐后期,宦官直接废立皇帝了,元朝也是宗室篡位不断,国祚不到百年,换了十一个皇帝,明朝庞大的宗室,拖累了财政,更别说几个顶尖宦官(明朝宦官都是皇帝白手套,用来和文官夺权的)。

宋朝某些方面,的确做的不错

清朝这三个方面倒是做的不错,但后面几个皇帝,都没有了实权,然后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,没挺过三百年,当然清朝做的这么好,其实也是学的宋朝,可见宋朝在这三个方面的确做的不错。

严苛的宗室封爵制度:三百年,仅有五个世袭罔替的爵位

首先就是头疼的宗室制度,宗室力量毕竟是拱卫皇室的,宗室完全弃置不用,曹魏亡国的例子就在面前,如果大力重用宗室,八王之乱的教训又不能不吸取,因而宋朝对于宗室的政策就是:“优之以爵禄,而不责以事权。”

什么意思呢?就是给一帮宗室子弟高官厚禄,但不会给他们实权,尤其是爵位方面,更是慎之又慎,即便有了爵位,也会随着子孙更替,慢慢降爵,最终和平民百姓没什么区别。

尽管宋朝规定,宗室子孙在七岁的时候开始授官,但大部分出生的时候就有了,当然,授予的都是低级武阶官,即南班官,只有俸禄而无实权,虽然起步比别人高,但他们一辈子不能参与科举,更不会有任何实权的差遣。

至于爵位方面,宋朝宗室也不是一开始封王的,而是从节度使开始,一步一步赐封,最终封为亲王。

注:宋朝宗室爵位:亲王、嗣王(不长设)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开国公、开国郡公、开国县公、开国侯、开国伯、开国子、开国男。

有了爵位自然得袭爵,有些王朝是嫡子直接袭爵,有的王朝则是降等袭爵,但宋太宗认为,直接袭爵会增加太祖一系的影响力,因而他规定,所有王爵子嗣不得直接袭爵,而是授予一些俸禄官与闲散官。

想要袭爵,可以,只能等,靠混资历慢慢熬

想要袭爵,可以,只能等,靠混资历慢慢熬,熬的久,就能袭爵,熬不过去,要么至死没有爵位,要么获得追赠,仅此而已。

有钱又有闲,这帮宗室子弟就使劲生,到了宋神宗时期,宗室自己人数已经相当多了,甚至不少已经出了五服。

根据记载,宋神宗熙宁初年,一个月给宗室的开销俸禄多达七万余缗,而京城百官俸禄一个月不过四万余缗,这还是俸禄,逢年过节,婚丧嫁娶等等,还要赏赐,已经成为国库的负担了。

为此宋神宗规定,五服之外的子孙此后不再授官,但可以参与科举做官,而做官后则可以担任一些实权官,远比之前闲散的官职好很多。

只是宗室有了实权之后还得防范,为避免他们和地方勾结,宋神宗又规定,宗室子弟授官者,不可在河北、河东、陕西及四川任职。

之所以这四个地方不可任职,是因为河北位于宋辽边境,很容易和契丹人勾结,而河东则是五代乱局策源地,五代里有四个开国皇帝来自河东将帅,不得不防,陕西则在关中,且靠近西夏,也是容易勾结叛乱的地方,至于四川就不用说了,天然割据的地方。

而除了不能在这四个地方担任官职外,科举的宗室之地也不能担任能够带兵的武官,也不能任相,就是防止宗室掌权太多权力进而危及皇权,两宋三百年,也仅有宋太宗八世孙赵汝愚担任过宰相,至于能够担任宰相,主要是谋划“绍熙内禅”,拥立宋宁宗继位,但不久,还是遭到贬谪,可见宋朝对宗室防范之深。

和旁系多子多孙相反,皇室嫡系血脉则相当单薄,最终让旁系上位。

宋神宗

宋神宗时期,身为旁系上位的他为了加强皇权,封亲叔父赵宗晖为嗣濮王,且允许嗣濮王一系世袭罔替,这也是大宋开国以来,第一个可以世袭罔替的爵位,此前也有,但却是柴氏的崇义公和孔氏的衍圣公。

除此之外,为了照顾太祖一系,还封太祖系后人为世袭的安定郡王爵位,只是这个爵位继承有些奇葩,即所有太祖系后人都有资格继承,而非传统的父死子继或者兄终弟及,也是宋神宗为了防范太祖一系的手段。

北宋就嗣濮王和安定郡王世袭罔替的两个爵位,南宋则有三个,分别是嗣秀王、嗣荣王、嗣沂王,他们也都是旁系上位,也是学宋神宗增加自己一系力量采取的方式。

想想两宋三百年,就五个世袭罔替的宗室爵位,也是相当严苛了,自然也是出于防范宗室的原因。

既然这么防范,不怕走曹魏老路吗?两宋自有办法,即与士大夫共治天下。

宋朝士大夫

鉴于五代是人人都可以靠兵权称王的乱世,宋初一方面打压武将,一方面拥抱底层士大夫,宋太宗时期,扩大了科举规模和录用人数,宋真宗时期则首创糊名制和誊写制,让科举更加公平,在两代帝王的倡导下,读书做官,成为当时的风气,什么“好男不当兵”,“书中自有黄金屋、书中自有颜如玉”,都是这个时候开始兴起的。

拉拢士大夫,就是让士大夫成为自己的统治基础,而且士大夫子孙想要做官,还得科举,这可比门阀士族长期把持官职多年好很多,由此避免防范宗室而皇权旁落的情况出现。

外戚:高官厚禄,但不给实权

外戚和皇权虽然是盟友,但也是竞争对象,一个不好,皇权就会被外戚压制,因而宋朝也吸取了前朝的教训,对于外戚方面的任用也进行了诸多的限制。

首先就是后妃们权力,两宋虽然不是小皇帝频出的时代,但也有一些小皇帝继位的情况,如宋仁宗和宋哲宗等等,因而他们继位后出现了母后、太后垂帘听政的情况。

刘娥

但她们垂帘后,没有出现东汉外戚夺权的情况,一来两宋后妃大都恪守妇道、不私外家,二来士大夫阶层的扩大,会用祖宗之法来限制垂帘的权力。

而和后妃休戚相关的外戚呢?宋朝则会极力限制外戚们的权力,其本质和宗室一样,就是给外戚高官厚禄,但不给实权。

一般而言,外戚们都会获得恩补,而且升迁速度比一般宗室快很多,甚至还能做到节度使的位置,比如韩侂胄,他是宋高宗第二任皇后的外甥,也靠恩补进入朝廷。

但这些恩补官只食俸禄、并无实职,且外戚也不是各个都有,即便给官,也不能为监司、郡守,地方上只授武阶官,实权的地方州县父母官是不能授予的,就是怕他们依靠权势作乱地方,败坏地方的吏治,至于在朝廷,则不能授予可以亲近皇帝的侍从官。

那不是因外戚身份而做官的?虽然可以提拔,但却不能在二府里,即中书门下和枢密院担任官职,也形成了外戚不可拜相的成法。

比如韩忠彦的弟弟因为成了驸马,他也成为外戚,但在这个之前,韩忠彦已经靠科举做到了尚书右丞,这算是执掌朝政的官职了,而后又因才能被拜相,但因为是驸马的哥哥,惨遭罢免。

所以,在两宋大部分时间,外戚是不能掌握太多实权的,为什么说大部分时间?因为南宋后期出了韩侂胄和贾似道这两个外戚权相,但在后世,他们普遍被认为是权臣而非外戚,毕竟没有图谋作乱之举,而且要是不说,大部分人都不知道,他们其实是外戚。

宦官:彻底没有进入权力中心的机会

汉唐都是宦官弄权的时代,宋太祖继位后,就加以防范,提出了对宦官数量的限制,在北宋前期,整个后宫的宦官仅有五十余人,这点人,根本掀不起多大的浪花,而且也不会给他们权力,同时允许宦官们三十岁后可以收养一位养子当为继嗣,解决宦官“传承”问题,不让他们借这个机会结党营私。

唐朝的宦官是历史上权力最高的宦官

此后几百年,因为各种原因,宋朝宫廷内的宦官数量有多有少,除了宋徽宗时期,宦官在后宫多多达数千人,大部分皇帝后宫宦官不超过三百人,远低于其他朝代。

宦官入宫,自然得授予官职,规定其职责的。

在宋朝之前,宦官的官职是和文官一样的,造成了宦官权力过大的问题,宋太祖别出新裁,为宦官设立官阶,从最低的到最高有十一阶,一般而言,宦官升到东头供奉官就结束了。

而且宦官们不许拟诏、不许议政、不许举荐大臣,更不许和大臣们结交,一旦违反,必然严厉惩办,就是防止他们和外官勾结,祸乱朝政。

不过一些亲信宦官会被皇帝外出差遣,比如监督重要工程、必须外出抚恤、比如出使等等,甚至办理一些特殊的事务,但不能干预地方公事。

另一方面,宦官入宫许久,必然积累一定资历和势力,宋朝也看到了这一点,规定宦官们到一定年资后必须归吏部外放做官,这么一来,后宫没有年长的宦官了,也避免宦官靠资历聚集人脉,图谋不轨了。

尽管后来,这个制度还是受到了一定破坏,但一定年限必须出宫的制度还是在的,也避免了宦官弄权的可能。

童贯

值得一提的是,宋朝的宦官外出做官如果有能力,是可以领兵作战的,比如李神祐、王继恩、李宪、童贯等人,都是宦官领兵作战的例子,尽管宦官可以出征,但京城内的禁军是万万不能掌握的,毕竟唐朝后期宦官之所以能废立皇帝,就是因为宦官掌握了神策军这个禁军兵权,宋朝自然也会限制。

而宋高宗继位后,认为北宋覆灭,就是因为童贯这个宦官出征不力的原因,直接规定宦官不允许带兵,更不允许宦官和武将交往,至此,南宋再无一个领兵的宦官。

通过这些限制,唐朝后期权势滔天的宦官们再无威胁朝政的能力,也让宋朝成为少数没有宦官之祸的王朝。

宗室安分守己、外戚不能掌权、宦官也不能乱政,也没有图谋作乱的权臣,两宋的皇权自然稳固,甚至熬死了辽国、金国和西夏几个老对手,可以说两宋这些限制和手段,的确有值得称道的地方,也值得后世几个王朝的学习,但基本都是被清朝学去了。

当然这些虽然能够让两宋的统治长久一些,但王朝后期的土地兼并、腐败昏庸这些弊病没法解决,加上还有外敌股票里怎么用杠杆,南宋必然会走向灭亡。





Powered by 正规的股票杠杆公司-股票网上开户-股票交易市场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